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2017年全省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获悉,今年我省将支持郑大、河大争创“双一流”,同时,全省高校将着力培养战略新兴产业、民生领域、枢纽经济领域专业人才。郑报融媒记者 王红
支持郑大河大 争创“双一流”
统计显示,截至2016年底,全省省部(局)共建学校已达10所。此前,我省已率先启动实施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,计划用10年累计投入31亿元,建设一批优势特色学科。通过第三方评价,遴选确定了35个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。 我省将紧抓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的历史机遇,支持郑州大学、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争创“一流大学、一流学科”,努力实现河南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。2017年,我省将扎实推进河南省“双一流”建设,实施好河南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,今年将出台具体实施方案,比照国家遴选办法和程序,确定建设高校。 着力培养新兴产业、民生领域人才 今年起,我省要支持引导高校主动对接我省国家战略规划平台,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,设置先进制造、人工智能、节能环保等专业,培养战略急需人才;在重大民生领域,设置健康服务、全科医学、全科教师(小学)、儿科学等专业,加快紧缺人才培养;在服务枢纽经济建设领域,设置物联网工程、大数据技术与应用、会展经济与管理、报关与国际货运等相关专业。三是注重专业群建设。 此外,围绕我省产业集聚区建设,高校要结合办学定位、办学特色,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个优势特色专业群。 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机制 今年起,我省将把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教学计划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完善课程体系,改进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和考试形式,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转换机制。 我省将认定一批创新创业改革示范校,建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,完善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”实施体系,组织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,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。 为强化协同育人,我省将支持高校与有关部门、行业企业、科研院所在培养目标、培养方案、教学保障、资源共享、管理运行等方面建立协同机制,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。 高校教学“最后一公里”须达标 基层教学组织是联系教师与学生、落实教学工作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今年,我省将重点推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,提高教学水平。今后,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将采取优秀认定和达标建设两种方式,到2020年,全省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原则上都要达标。 今年,教育部将首次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,修订高职专业教学标准,这是培养质量的“国标”,明确了各专业类教学的基本要求。各高校要结合实际,根据“国标”修订“校标”,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。我省要按照“管办评”分离的原则,加强学校自我评估和质量监测,组织实施好本科高校审核评估,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,加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。今年要高质量做好河南农业大学等6所本科高校审核评估工作,扩大本科专业评估的专业范围,积极引导高校对工程、医学等专业开展专业认证。 高校引进人才开设“特别通道” 大师级学科领军人才短缺,一直是制约我省高等教育上层次上水平的关键。今年我省将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意见,加速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。要通过国家“千人计划”、“长江学者”、“万人计划教学名师”、省“百人计划”、“省特聘教授”等国家级和省级重大人才专项,引导支持高校采取特殊人才政策、提供优厚条件待遇,面向海内外引进急需紧缺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,提升人才竞争力。 为强化本土人才培养,我省将根据学校类别,在全省高校遴选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。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,通过国培、省培、校培三级培训项目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育人能力,今年计划省级培训1000人。并且,高校要深化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,突出教育教学业绩,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工作,把教授为本、专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,克服唯学历、唯职称、唯科研、唯论文等倾向。今年将评选表彰一批教学名师,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、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。
|